咨询电话:400-185-5880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产品知识

产品知识

怎么化解招生难窘境?台湾教育界应放眼大陆

来源:bob综合体育网站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30 03:55:51

  据台湾东森新闻等新闻媒体报道,又一间台湾大学敌不过“少子化”趋势行将关闭,学生被安排转校,而教职工则面临赋闲。

  据报道,1977年创校、坐落花莲的大汉技术学院,将于本年8月正式离场。现在共有285位在校生,其间263位承受分发,扣除162名应届毕业生,剩下101名学生将转至台湾“中国科技大学”及佛光大学,持续完成学业。

  办学遇到困难的岛内校园还不止于此。近年来,受“少子化”浪潮冲击,不少招生条件欠安、办学经费不足的校园,面临减招乃至关闭危险。仅在本年,就已经有彰化大庆商工、苗栗大成高中、台南凤和高中、台南新荣高中、嘉义协志工商、高雄高英工商等多所校园纷繁闭校,其间不乏在当地有高升学率的明星校园。近年来停办的高校也不在少数,如台湾首府大学、中州科技大学、明道大学、举世科技大学、东方规划大学、大同技术学院等。

  招生难,成为岛内许多校园面临的窘境。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计算,2024年全年有22所校园停招或停办,包含9所小学、1所初中、8所高中、4所高校。

  据台当局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,岛内学龄人口和总人口呈年年在下降趋势,台湾人口结构面临“少子”及高龄化的检测。各类校园的学生总数已接连多年下降,2023年学生总数为404.2万人,比5年前减少了6.5%,毕业生人数则减少了13.1%。有校长悲叹,连安排接力赛跑都要不行人数了!

  到2040年,岛内各年龄段入学人口都将一会儿就下降,小学降幅为34.9%-43.7%,初中41.6%-44.7%,高中27.7%-31.8%,大学27.8%。由此可以预见,岛内校园停办潮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刻。

  除此之外,因为遭到当局的高压操控,台湾高校的科研实力逐年下滑,逐步失掉与大陆高校竞赛的优势。台生赴陆肄业人数出现快速攀升的走势,连大陆台商子女台湾也不将台湾高校作为优先选项,更多人挑选留在大陆升学。

  面临日益萎缩的岛内生源,台湾教育界关于扩展对大陆招生规划的呼声一向不减。自2011年敞开大陆学生赴台就读以来,陆生在台的巅峰期曾高达4万余人,不只弥补了岛内生源,两岸学生也在沟通中加深了互相的爱情。

  2020年4月,受新式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局势影响,大陆暂停各地学生赴台就读,迄今一向未能康复。日前有音讯称,台湾有关方面正研议让第三地陆生来台就学。对此,台湾会表明“乐见并协作”,但并未有实际行动。

  静宜大学监察人陈振贵表明,陆生是两岸平和的天使,他们来台可促进两岸平和开展;台生到大陆就学,也有相同功用。他呼吁台教育主管部门添加采认大陆高校学历,可敞开各校接收陆生、多元入学,均有利民间沟通。

  中国民代翁晓玲表明,受“少子化”冲击,台湾高校特别私立大学十分巴望接收陆生,而大陆学生本质大多不错,两岸又没有语言及文明的隔膜,赴台后都能很快融入台湾社会,期望民进展当局对陆生展示更多好心。

  多年来,大陆方面为台湾学生在大陆就读供给了各种便当条件,为他们供给与大陆学生同等待遇,台生的取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明显地增强。与之相反的是,当局对陆生赴台就读进行各种不合理约束,给予不公平对待。

  疫情期间,当局对陆生返台就学进行许多不合理的约束,如推迟陆生回台就学时刻、不给予防疫旅馆补助等,处处尴尬陆生。不久之前,当局制止岛内与大陆10所高校沟通协作,近来又将所谓“国安、秘要、中心关键技术项目”等涉及到的校园系、所归入2025学年陆生招生控制,将教育作为操弄两岸意识形态敌对、“抗中保台”的东西。

  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说,在当时严峻的台海局势下,面临种种冷眼相待、冷嘲热讽,大陆学生为何需求忍辱负重赴台就读?他们的家长能定心吗?当局假如诚心期望陆生赴台就读,就应该赶快改动错误做法,实在保证在台陆生的权益。

  台湾教育界应该反思,是要随当局“抗中保台”的招数持续起舞,把路越走越窄;还是以敞开和好心与大陆教育范畴加强沟通协作,走出一条两岸学术科研复兴之路?(文/文方)

相关推荐